在中央嚴令之下,春節送禮之風確實有所遏制,老百姓普遍拍手稱快。不過,“中國網事”記者在陝西、湖南、海南部分地區採訪發現,這股歪風並未徹底根除,不少單位、個人還在送,不少公職人員還在收。(2月4日新系統家具華網)
  普通房公務員沒了“油水”,對實權領製冰機出租導還得“意思”----“中國網事”的調查一方面反映了中央“八項規定”的確起了作用,形成了至上而下的政策高壓,而另一方面與政府部門聯繫緊密的公司企業仍然急於“打點”重要環節,樂於“巴結”行政權力,更有甚者是“落實”到了行動上,送禮的形式和方式更為隱蔽。
  究其原因,在於受到“辦事不送禮,事情就難辦”的風氣長久影響,使得群眾有巢氏房屋、企業、單位對自身的合法權力認識不清,致使自下而上的群眾監督作用難以發揮,沒有形成防止政府官員腐化的堅固藩籬。
  要想“馬上有清風”,就要讓“權力”不再顯得那麼高高在上,除了減少行政審批環節,提高公權力運行透明度,還要讓“行政禮服權力”與“群眾監督”平起平坐。
  首先要強化群眾監督意識。包括強化監督者積极參与監督的意識和被監督者誠懇接受監督的意識。加強對人民群眾的民主和法制教育,提高人民群眾的維權意識,使其剋服依附心理、畏懼心理、從眾心理的影響;加強對公務人員尤其領導幹部的黨性教育和權力觀教育,牢記自己是“社會公僕”,是“人民的勤務員”,積極為群眾提供參與監督、敢情趣用品於監督的有利條件,才能變被動接受群眾監督為主動接受群眾監督。
  其次要以法律手段保證群眾監督權的實現。群眾監督要以憲法和法律賦予人民群眾的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等權利的行使為手段,因此,群眾對權力運行進行的監督活動,有賴於法律對群眾監督權的保護。要制定詳細、具體的實體法和相應的程序法和保護法,以法律的形式維護群眾的民主權利和合法權益。
  最後要加大對群眾所反映問題的處理力度,保障群眾監督的實效性。通過加大對群眾監督的重視力度和對群眾所舉報問題的查處力度,激發人民群眾監督權力的積極性。因為揭露腐敗行為往往需要巨大的勇氣,甚至會冒一定的社會風險,舉報人都希望自己所反映的問題可以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所以,要讓舉報人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他的舉報會被重視、被處理並給予滿意答覆。
  文/章萌雨  (原標題:“行政權力”與“群眾監督”應平起平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peltoarp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