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1月20日電(記者姚玉潔、葉鋒、黃安琪)取消、調整2237項行政審批事項,取消和停止征收368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工業項目行政審批時限壓縮2/3——這一張看似簡單的“數字成績單”,透射出上海近年來在行政審批領域不斷自我倒逼、實打實推進改革的勇氣和魄力。
      勇闖改革“深水區”,上海在行政審批改革取得明顯成效的基礎上,持續不斷推進流程優化、環節精簡、效率提升和標準化建設,向著“全國行政效率最高、行政透明度最高、行政收費最少的行政區之一”的目標堅實邁進。
      “非改革創新無以前進”
      問題倒逼改革。儘管近年來行政審批領域的改革力度不可謂不大,但離人們的“期望值”仍有距離。
      上海市審改辦副主任、市監察局局長顧國林向記者細數行政審批中久治不除的頑疾:“一是行政審批流程設計不盡科學合理,責任不清,效率低下;二是行政審批透明度不高,自由裁量權過大。一些部門以工作規範為由,人為造成審批過程中手續繁瑣、環節稠密、周期漫長;一些具體審批工作,部門間各自為政,數據不共享,審批權限、標準不統一,一些部門還擅自增設審批條件。”
      產業項目更是行政審批改革的“硬骨頭”,周期最長、流程最複雜、潛在尋租空間最大。信息化社會產業周期越來越短,若按照以往的審批效率,企業蓋齊大大小小上百個章,產業周期可能已經過去了。
      改革迫切,不容拖延。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上海上上下下已經形成共識——“上海已經到了沒有改革創新就不能前進的階段”。
      從2001年至今,上海共開展六次行政審批清理工作,共取消、調整2237項行政審批事項。同時,還加大行政收費清理力度,5年來,先後取消和停止征收368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為企業減負60多億元。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政府部門第四批取消、調整的行政審批事項數量,接近於前三批取消、調整數的總和。改革的步伐,正邁得越來越大。
      比如,在流程再造的基礎上,上海松江區將分散在50個部門和機構、涉及88個環節的產業項目行政審批流程,整合歸併為“企業設立、土地儲備、土地出讓、方案審核、文件審查、竣工驗收”等6個主要環節,通過並聯審批、關口前移、告知承諾、區域評估等措施,將行政審批所需時間從原來法定的587個工作日,壓縮2/3至186個工作日。
      “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換成市場的手,這個過程需要簡政放權,更需要自我革命,必須拿出‘闖險灘’、‘啃硬骨頭’的勇氣,砍掉冗政懶政。”松江區區長俞太尉說。
      以“剛性約束”卡住“自由裁量”
      改革在解決問題中不斷深化。上海按照黨中央的部署,不斷自我加壓,抓住行政審批改革領域中的“牛鼻子”,通過標準化管理的“剛性效應”,約束行政審批的“自由裁量”,解決制度在執行環節變形走樣的弊端。
      顧國林介紹,上海在行政審批改革中重“破”更重“立”。“破”,是革除行政審批中的一系列“頑疾”;立,是更註重建章立制、流程再造,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標準化體系。
      據介紹,上海行政審批標準化主要包括六大要素:“目錄管理”,對於未進目錄擅自增加審批的,一律問責;“業務手冊”,解決隨意審批和審批的自由裁量權問題;“辦事指南”,把辦事的具體條件、要求,明確地告訴企業;“網上審批”,行政審批全程上網,做到外網受理、內網辦理、平臺監督,實現材料網上審核、環節網上流轉、數據網上共享、過程網上控制等;在上述基礎上,實現“數據共享”,開展“效能監察”。
      “以前跑審批,最懼怕相關部門的隨意性。明明按照政府網站備齊了材料,又跟你說內部規定還得提供什麼什麼,項目性質特殊需要提供什麼什麼。現在,按照手冊和指南來,一目瞭然,企業心裡也有底。”一度為項目審批“跑斷腿”的上海揚盛印務項目經理宓張斌說。
      將“自我革命”推向縱深
      記者在上海松江、奉賢等區採訪發現,“一門式”服務已是行政審批過程中的“標配”。比如,上海松江區行政服務中心在今年10月開始試運行,行政服務中心入駐了發改委、經委等37個政府委辦局單位,以及13個包括會計服務、律師服務、工程咨詢、銀行等業務的中介單位,可辦理事項491項,其中審批340項。大到工業項目審批,小到市民公租房申請,都可一門辦理。
      奉賢近年來對全區具有行政審批權的單位進行歸併,將審批事項和權限全部集中到新設立的行政許可科,而各部門的行政許可科又整建制地集中到區投資管理服務中心一個服務大廳中。
      “開始時,有人擔心此項工作難以深入。然而一年多來,非但沒有半路夭折,反而初顯成效,這進一步堅定了我們‘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奉賢區審改辦相關負責人說。
      而隨著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設立,上海的行政審批改革和投資管理體制,正向著國際化標桿更進一步:工商登記“一口受理”模式、企業註冊資本認繳制等突破,使得工商註冊時間從29天縮短為4天;民營企業更期待,外商投資的“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有朝一日能複製推廣到民資領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說:“自貿試驗區的改革創新是朝著進一步推廣的角度去做,政府職能轉變、提高服務質量、減少審批、減少對微觀經濟的干預,這樣的方向,全市不用等待,都應該朝著這方向努力。”  (原標題:上海行政審批“自我革命”:調整多達2237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peltoarp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