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11月23日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23日宣佈,外交部長王毅當天凌晨離京,赴瑞士日內瓦出席伊朗核問題六國與伊朗對話會。美國、俄羅斯等國外長同樣赴會,加入談判。
   伊朗談判代表、副外長阿巴斯·阿拉格希在當天談判開始說,仍有“兩到三處分歧”,但雙方距離達成協議已經近了一步。按照洪磊的說法,談判已到“最後關頭”。一些媒體預計,“第一階段”協議將達成。
   王毅赴會,意味著伊朗核問題相關六國,即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五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加德國,以及伊朗的外長,還有歐洲聯盟外交事務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凱瑟琳·阿什頓齊聚日內瓦,推高外界對達成協議的期待。
   上一輪談判本月7日至10日同樣在日內瓦舉行,原定兩天,後延長一天,至第四天凌晨結束。中方在談判“加時賽”階段派外交部副部長李保東參會。隨著各國外長相繼飛赴日內瓦,參會級別升級,本輪談判再次迎來“加時賽”。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瑪麗·哈夫的說法,國務卿約翰·克裡決定重返日內瓦,是“考慮到已經取得的成果”並“希望達成協議”。
   克裡從華盛頓動身前說,他原本對本周達成協議不報特別的希望,但22日與阿什頓通話後,他決定前往日內瓦,以協助談判代表縮小分歧。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分析師馬克·希布斯認為,如果不是非常接近達成協議,難以相信克裡會參會,尤其是在國會打算談判失敗就強化對伊朗製裁的情況下。
   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22日晚抵達日內瓦。法國外長洛朗·法比尤斯、英國外交大臣威廉·黑格、德國外長吉多·韋斯特韋勒23日相繼抵達。
   談判22日進入第三天,伊朗外長賈瓦德·扎里夫與六國代表以及阿什頓會晤,說存在“樂觀的餘地”。
   一些美國國會議員說,白宮估計,如果伊朗在6個月內停止核活動,可以獲得60億至100億美元的收益。
   相關新聞
   最後一步誰會讓?
   【新華社11月23日電】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法國外交官告訴媒體記者,法方同樣相信伊朗核問題談判已經進入最後的“直道衝刺”,但先前幾次在最後一刻失敗的教訓“告訴我們要謹慎”。
   伊朗副外長阿拉格希23日在談判開始前告訴法爾斯通訊社:“我們仍有兩到三處分歧。然而,雙方正接近達成協議。我們應該看看能否化解這些分歧。”伊朗最高領袖大阿亞圖拉阿裡·侯賽尼·哈梅內伊20日說,伊朗有權和平利用核能,伊朗不會就這條“紅線”讓步。
   另一方面,以色列和美國國會繼續施壓。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最近兩天在俄羅斯游說,呼籲國際社會不要輕易向伊朗妥協。
   美國參議院多數黨民主黨領袖哈里·里德21日說,參院下月初復會後,他將尋求通過一項更嚴厲的對伊制議案。而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警告,國會強化製裁會可能會導致在日內瓦的外交談判“脫軌”。
   新聞背景
   伊核是什麼問題?
   伊核問題凸顯後,國際原子能機構多次派遣核查小組到伊朗進行核查,並與伊朗舉行多次會談。為敦促伊朗公開其核計劃,終止鈾濃縮活動,它通過多項相關決議。
   代表歐盟的英、法、德三國和美國堅持要求伊朗立即停止鈾濃縮活動,否則將把伊核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而俄羅斯、中國則主張通過外交手段,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框架內解決伊核危機。
   2006年,伊核問題被提交聯合國安理會。安理會開始介入伊核問題。此後,安理會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推動下通過一系列對伊製裁決議。
   伊核問題被提交聯合國安理會後,形成了伊核問題六國磋商機制。2008年7月以來,伊核問題六國與伊朗舉行多輪對話。今年10月中旬,雙方在日內瓦舉行對話,並首次達成共同聲明。(綜合)  (原標題:他們不是在日內瓦 就是在去日內瓦路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peltoarp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