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李忠在25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回答了關於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最低工資標準提高、社會保險基金保值增值等社會關註的焦點問題。
  養老改革:非“制度合併”,也非“拉平待遇”
  針對社會上“養老並軌”的說法,李忠說,中央標準的提法是“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並不是說這個制度併到那個制度裡面。總的方向是各類群體實行大體相同的基本制度模式,同樣的待遇確定和調整機制,從制度上實現公平,在規則上實現公平,不存在將哪類群體併入其他群體的設計,更不是把各類不同群體的待遇拉平。
  上調最低工資:對多數企業影響有限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6個地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增幅度14.2%。李忠說,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對絕大多數企業不會造成大的影響,但對於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特別是以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作為職工基本工資的中小企業,確實會產生一些影響。
  社保基金保值:秉承“安全第一”
  去年以來,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人社部會同有關方面開展了養老保險的頂層設計研究,其中包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模式選擇問題。總的方向是積極、穩妥地推進市場化、多元化投資運營,遵循三條原則:一是安全第一。任何時候都要確保人民群眾“養命錢”的安全與完整。二是獲取收益。三是實行多元化投資。
  為了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人社部出台了《關於執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只要曾經有接觸職業危害的職業史,即使退休或解除了勞動合同,只要沒有再接觸新的職業危害的歷史,依然可以申請工傷認定。據新華社
  相關新聞
  並未發生“提前退休潮”
  退休金到底會不會“縮水”?自國務院《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7月正式實施以來,處於改革“臨界點”的人們,非常關心這個問題,近日還有一些事業單位人員“提前退休”的消息傳出。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李忠25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一些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特別是臨近退休的人員,咨詢瞭解相關政策情況,是對自身權益關切的正常反應”。據他掌握的信息,目前並未發生“提前退休潮”。人社部將進一步聽取各方意見建議,加強政策解讀,回應社會關切。據新華社  (原標題:養老改革並非“制度合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peltoarp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